“云端诊所”里的中医大情怀

提起“中医”,多数人第一印象是艰涩难懂的中医处方,是厚重老旧的历代医书医案,是手捻胡须的刻板老中医,是大排长队的小门面。与互联网医疗爆发式发展相比,中医产业的创新发展相对迟缓,但随着近年来国家释放的多项中医“刚需+政策”双重利好及各方资本涌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势头正猛。

移动互联时代,如何让中医更好的为更多人服务?如何让传统中医与互联网科技深度结合?如何让传统中医迸发出新的活力?对于在中医领域经营多年的上海三爱中医门诊部而言,这是一个持续探索的时代命题。

任重道远,互联网时代中医馆的挑战和机会

中医始发于春秋,蓬勃于战国,至今已有数千年,俨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受西医学冲击、文化的转变等,以传统文化为背书的中医根基渐弱。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2015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止2015年底,我国共拥有中医类门诊部、诊所42528个,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45.2万人。

中医馆是我国基层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中医馆因为相对闭塞、传统的运营模式,很难与医疗体系实现最佳的对接。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也为中医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借鉴和要求。而作为经卫生部门正式批准成立的医疗机构,旨在打造沪上最具特色的中医门诊部,上海三爱中医门诊部肩上的责任与使命更是不言而喻。

虽坐落于繁华闹市,不掩其古朴、典雅,三爱中医门诊部秉持着“关爱健康、关爱生命、关爱自然”的理念,一方面汇集众多厚德博学、经验丰富的一线医师,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发扬传统医学治疗手段及养生、健康相关服务;另一方面与时俱进,与平安万家医疗强强联合,依托SaaS模式的全新医疗云解决方案,帮助自身快速接轨互联网,加速信息化,为客户提供便捷、优质的中医医疗服务,推动诊疗效果及医疗服务的质量的提高,以互联网大数据和工程化服务推动中医标准化进程。

与时俱进,中医馆的互联网+解决方案

信息化是推进中医馆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支撑。当前市场上大部分中医诊所的经营方式还比较守旧,普遍存在信息化薄弱的问题。少有的几家中医诊所信息软件也是在西医HIS系统基础上增减而成,功能上并不能更好的契合中医诊所的独特流程,费用也颇为高昂,普通诊所很难承受得起。

就早期的三爱中医门诊部而言,以往考虑到种种运营管理成本,没办法花太多经费在系统开发与购买上,更没法专门雇用一个IT人员来维护系统,所以问诊还停留在纸质病历和手动结算的层面,要筛查某种病历的数量,需要逐一翻查纸质病历。一个方子十多味药,全天销售额流水不断,全靠手算,结算误差率比较高。而患者看病,仍需要其被动的打电话或者直接上门挂号。相较西医门诊,显得极为滞后和不便。

近半年来,随着万家云诊所在三爱中医门诊部的稳定运行,沉珂已去,旧貌换新颜。平安万家医疗根据其门诊特色、运营需求及经营短板,为其个性化定制了云诊所SaaS系统,将患者预约登记,医生门诊,药房库存管理,收银结算等各方面进行了从业务流到信息流的重塑。

比如考虑到中医患者通常复诊次数较多,将医生门诊病历电子化管理,以便医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完整无误地了解患者历史就诊记录和用药医嘱,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药房管理系统中,万家云诊所能自动对接中药颗粒剂配置系统,减少出错几率,降低管理成本;还特别针对中医理疗服务设计了专门的监护功能,便于护士准确跟踪每个患者的中医理疗体验反馈;会员管理功能针对不同类型会员设置灵活的规则,便于诊所采取相应策略留住老顾客。

同时,万家云诊所从最基础的中医术语标准化和中医诊疗流程化做起,重点打造医案管理,沉淀经典医案大数据,帮助中医馆实现馆内医案资源的有效管理,沉淀价值,助力中医经验传承;实现医案数据结构化存储,逐步形成中医大数据,帮助医馆挖掘数据价值。

开放共赢,共建大健康中医生态

聚焦中医药在当下发展的核心需求,近年来,上海三爱中医门诊部始终致力于为传统中医馆注入互联网因子,实现中医馆“+互联网”,打造互联网中医名馆,发挥更大的基层医疗服务价值,让中医馆可以成为大健康产业的主导者,推动中医产业的传承与发展。

后续,三爱中医门诊部还将借助平安万家医疗的万家学院、集采平台、诊疗知识库等多元模块,为其机构医生提供培训、交流的机会和平台,让中医馆业务发展和服务能力建设融于日常业务流程中。同时借用加入万家“联盟行动”的契机,多渠道的为自身争取资源与提升途径,在实现中医馆发展互联网化的同时,发挥更大的基层诊疗作用。
怀揣着发扬中医的信念,寄望于古老的中医在互联网时代焕发勃勃生机,融入互联网的思维与手段,让更多人从中医受惠,让中医这门学问真正造福于国人,三爱中医门诊部已在阔步前行中。

平安万家-客户案例-南京玄武宁瑞诊所